米乐体育网页版官网
定制化发泡密封

联系我们

建宁风物志 株洲老厂系列——株洲轮胎厂

更新时间:2023-11-08 作者:米乐体育网页版官网

  “旧厂房、大烟囱、铝饭盒、蓝制服……大概每一个株洲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份关于老工厂的记忆。当高高的烟囱不再冒烟,老旧的机器结上了一层斑驳,早晚高峰从自行车大军,变成了滚滚车流……它们尽管蒙尘于岁月,却不能被遗忘。工厂没了,但记忆还在,株洲生产的湘汇轮胎,株洲轮胎厂这个老工厂,你们还记得吗?

  刚刚解放时,株洲的地方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株洲轮胎厂的历史,就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关于它的故事是要从1956年说起。

  株洲轮胎厂的前身,是徐家桥修理社。徐家桥既是一座桥,也是一个地名。株洲轮胎厂最初是从徐家桥兴起,1956年,位于徐家桥修理社七个名不见经传的修鞋匠,开始筹建株洲橡胶厂,即株洲轮胎厂。此时,株洲市初建伊始,人力、物力、财力都缺乏的情况下,要办一个化工行业的工厂,谈何容易。

  然而,这七个名不见经传的修鞋匠硬是白手起家,不但办成株洲橡胶厂,而且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还将橡胶厂办成市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省顶级规模的轮胎生产基地,国家化工部轮胎专业生产重点企业之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956年,徐家桥修理社只有几个手艺工人,主要工作就是修理皮鞋、套靴。但也别小看它,修理社实行自负盈亏,工人每个月平均薪资达90~120元。这一年,为响应株洲市委“人人办厂”的号召,在修理社副主任陈敬庭的提议下,有着一门传统手艺活的工人们也纷纷议论着,也要办一个工厂。办什么厂呢?

  修理社副主任陈敬庭,帅绍南、凌福明、谢可成、朱仁生、袁富才、王仁秋,这7位师傅,他们第一步想到要办一个与自己行业能沾上边的皮鞋厂,可那时在株洲市早已有人先办了一个,看来不行。办皮裘厂吧,又听说长沙市办了一个大的,也不行。“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决定办一个橡胶厂,”陈嗲嗲说,陈嗲嗲跟着任副主任的叔父陈敬庭身边做学徒。师傅们的理由那是相当充分,帅绍南师傅懂点橡胶方面的知识。

  “这时,全社工人的工资下降到每个月只有30~40元,但人人对办厂充满着希望,工资再少也毫无半点怨言。” 陈嗲嗲回忆,修理社7位师傅开始筹建橡胶厂,其他师傅们则继续搞修理皮鞋、套靴的业务,抓现金收入,以维持全社职工的生活。

  办厂的最要紧的麻烦就是选定厂址搞基建。当时,大家的想法是小厂只能紧靠601这一个国家“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项目,部属国营大规模的公司,这样做才能够在各方面沾一点光。“他们认识到办厂,也和办其他事情一样,不能迟疑必须果断,必须争取主动。”陈嗲嗲回忆说。大家打定主意,说干就干,紧锣密鼓地就在601旁选定一片荒山,十七八亩水浸田和几个数丈高的大斜坡,两个凹地为橡胶厂址。修鞋匠们兴办橡胶厂的开张锣鼓就这样打起了架子,就这样闯出了新路子,迈开了大步子。

  通过勘察,大家对株洲管辖范围、山岭河段、地形地貌、山脉走向、历年洪水淹没程度等等情况,无不了然在心。“那些日子,杨华亭和陈敬庭等人都在全力以赴地勘察地形。当年,株洲没有公路,也没有汽车,他们早出晚归,凭借双腿从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真可谓是“翻山越岭寻常事,好汉不识艰难’字”。回忆起当年靠脚步丈量株洲的点点滴滴,陈嗲嗲陷入了沉思。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七个修鞋匠为眼前光辉灿烂的发展前途无比欣喜和自豪,建设民族工业的激情燃烧起来。这一次,已无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们奋力前行的铿锵脚步。

  得知徐家桥修理社七个修鞋匠要兴办橡胶厂,市里也很看重。1858年2月,市里从手工业社调来言月英作徐家桥修理社筹办橡胶厂的骨干。“有了党的领导,有了资金,工作上又有明确分工,工作起来就信心百倍。” 陈嗲嗲说。据资料显示,1958年5月,在7名修鞋匠和手工业社调来的言月英组成的徐家桥修鞋社的基础上筹组株洲橡胶厂,主管部门调鮑振江和杨华亭到株洲市橡胶厂分别任书记和厂长,并拨给10万余元筹集经费。

  由于缺乏化工和提炼橡胶的一般知识,也闹过不少笑话。有的人觉得炼胶很简单,用摇面机就可以炼出胶来,结果可想而知。搞炼胶技术工作是关键,没有技术就谈不上产品质量。为掌握技术,在筹建过程中,厂里就派帅绍南、谢可成两人去上海学习配料、炼胶等技术。1958年7月前后,调入万胜丰、黄珩、黎正泉、周玉辉、曹典洪、李合鸣等8人来筹建处工作。10月,招进黄金典、黄定年等40多名学徒。这些人在当时来说都有一定的文化,又肯学习。大家一边挖土方搞基建,一边学习炼胶技术,很快就学有所成。陈嗲嗲说,那时,工业橡胶管需要的胶,就是工人们用手工刷胶的办法产出的。缺少机器设备,就土法上马,利用品质料,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

  “我们找到上海汇通蒸气机械厂,请他们给予支援,厂长一听是我们是来自毛主席的家乡,当即拍板决定以照顾毛主席故乡的亲人为由,发动工人加班加点,为我们造出一台40千14时炼胶机。”回忆起当年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陈嗲的脸上堆满自豪的笑容。那时,陈嗲嗲还是个小跟班,不过这个小跟班可不一般,跟厂长杨华亭和叔父陈敬庭出差上海为厂里预购炼胶机。

  从上海订购的炼胶机运回厂里后,橡胶原料又成了大问题。说也凑巧,当时株洲市五金仓库起火,一切化为乌有,唯独留下3吨生胶,救火时浸泡在水中才得以幸免。“大家得到消息后,喜出望外,但厂领导不敢买。”陈嗲嗲说,后来,是帅绍南师傅几经周折,同时以身家性命作担保,才将这批生胶买回厂,炼出了株洲橡胶厂第一批胶料。这台从上海来的14时炼胶机,既承担破胶、塑胶混炼任务,还要承担热炼胶的任务。它也像当时橡胶厂所有厂职工一样,在超负荷运转着。为了炼胶,无论是厂领导还是工人,没有人想到辛苦,更没有人感觉自己吃了亏。

  当年9月,在601旁边的橡胶厂建设工地破土施工,沸腾的工地上,近百名拓荒者们并肩作战,放炮开山,平整地基,修路架桥,铺设水管,砌砖建房……当时,全厂职工的生活相艰苦,大家住的是搭建在徐家桥的简易竹棚,近百人挤在只有200平方米。每人每月只发11元饭菜票和3元零花钱,既无工作服,又无保健费,唯一的一位医生还是学普医的。就是这么个条件,这么个环境,但大家硬是如愿以偿地把厂房盖了起来,并在年前由徐家桥原址搬到新华西路上月塘新址,与国营大厂601为邻,并竖起“株洲橡胶厂”大厂牌。据资料记录,1958年,株洲橡胶厂建成简易的炼胶与加工车间及单身宿舍和食堂。试产出胶管胶带,鞋底橡胶杂件等30多种产品,创产值105万元,盈利18.5万元。

  1959年,国家又给株洲橡胶厂拨款10.88万元。厂里利用这笔资金,除了扩建一间150平方米的简易仓库,一个橡胶杂件车间和简易职工住宅外,其余全部用来购置机器。橡胶厂也获得较大发展,总产值比上年度增长36倍,实现利润21.36万元,基本上收回前两年国家投资总额,职工人数也相应增加,橡胶厂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小型地方国营化工企业。

  1960年至1962年,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加上原苏联领导人的背信弃义撤回援华技术人员,国民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许多国营企业面临缩编、停产和下马的命运。新生的橡胶厂摇摇欲坠,随时面临停产的困境。“那时,刚刚诞生的株洲橡胶厂同样受到冲击,不但原料来源、产品销路都成了大问题,而且橡胶管带质量不过关,被市场淘汰。厂里职工们思想情绪极不稳定,生产大幅度下降。”陈嗲嗲回忆说,接连不断地开会研究,一方面派人外出调查市场发展走向;另一方面,发动全厂干部职员想办法,找出路。经过再三琢磨调查研究得来的市场需求,厂里决定采取时任厂长杨华亭提出发扬“硬汉子”精神两手抓,一手抓“钻空子”的办法,依据市场需要,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微孔凉(拖)鞋,占领全省市场;一手抓拓展业务,同时发展轮胎翻新业务。

  1962年2月,厂长杨华亭带领罗达雄等人去广州橡胶厂学习制凉(拖)鞋的技术。两天时间,他们就掌握到凉(拖)胶料配方及工艺技术。回厂后,罗达雄、帅绍南、万胜丰等人进行试制,经过三天三夜苦战后,一举试制成功。两个月后,正式大批量投入生产,生产的凉(拖)鞋深受顾客欢迎。陈嗲嗲说,“那时穿泡沫拖鞋,尤其是人字拖,是个时髦的事情,走在大街小巷都是很拉风的。没想到转产凉拖和胶鞋,使频临关闭的橡胶厂就次走向光明。”不过,更让人惊奇的还在后头。

  拓展业务这块,轮胎翻新设备,则由帅绍南、谢可成两人负责,并派黄金典率24名职工去广州橡胶七厂培训学习,派曹典洪去青岛工学院进修。“尤其让人欣喜的是,这时,从山西回浏阳探亲的橡胶专业方面技术员易享年毛遂自孝,愿意回湖南创业。”陈嗲嗲回忆说,为留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市里特事特办,当即决定将他调来,充实橡胶厂急需的技术力量。

  1962年9月,外派广州学习培训的24名技术人员学成归来,轮胎翻新设备也全都安装就绪。“当月进入试产阶段,翻新轮胎车间响起机器的轰鸣声。仅试生产半个月,翻新轮胎生产就全面走上正轨,经检验合格的翻新轮胎产品,个个美轮美奂,惹人喜爱。厂领导带着职工敲锣打鼓向市里报捷。”回想起来,陈嗲嗲脸上满是笑容。至此,橡胶厂在危难关头,不仅没有下马,还闯出了一条既稳定了老产品,又增添了新产品的好路子。

  据资料显示,这一年,橡胶厂光盈利一项就收回国家5年全部投资,还创造利润 74.45万元。全厂干部职员不但没有调出、下放,而且由原117人增加到316人。橡胶厂在内忧外患的困难时期,拧成一股绳,硬是从濒临关闭的黑暗边缘沿着光芒拉向奔往辉煌的光明大道,让所有人赞不绝口。而这,也成就了当年株洲工业史上的一段佳话。

  由于全厂职工在困难时期,发扬“硬汉子”精神,赢得省市有关部门格外的重视。1963 年9月,省政府为确保专业化分工产品的发展,将湖南橡胶厂轮胎翻新车间合并到株洲橡胶厂,除翻新车间厂房外,所有机器设备、人员、业务整体移交株洲橡胶厂。陈嗲嗲说,这样一来,株洲橡胶厂就在全省出了名。当时,杨清雄副主任和55名技术人员,带着国内最先进的轮胎翻新技术成为株洲橡胶厂轮胎翻新车间最坚实的技术力量,翻新轮胎的质量逐步的提升,在全国同行业中占居显著地位。据资料记录,1964年,橡胶厂生产翻新轮胎9311条,居省内首位,创工业产值26.4万元,盈利66万元。在全国翻新轮胎里程试验评比中,株洲橡胶厂获得第二名,里程达5万公里,合格率达99. 5%,仅次于上海。

  1966年11月,经过近3年的艰苦奋斗,株洲橡胶厂再次扩建炼压、成型、硫化、内胎、机修、动力等6个新车间,共2.08万平方米生产厂房建设,以及6.9千平方米的职工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定员面向学校、县城、农村招收300 名职工。1966年,时年16岁的刘国华,从茶陵高中毕业,与30多个同学一同被招入株洲橡胶厂。从此,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在株洲橡胶厂纵情燃烧。“你比我好,我要比你还好!”在刘国华的记忆里,那时的工友们个个能吃苦,人人都奋进。

  刚进厂时,刘国华被分配在内胎车间,成为一名内胎接头工,住在四人一间的集体宿舍。刘国华接受能力强,悟性高,工作中从来不出质量上的问题,常常受到技术指导员陈嗲嗲的夸赞。没用多久时间,他便升级成“师父”,开始带上了徒弟。在这种“传帮带”的氛围中,师傅带徒弟,徒弟出师又带新徒弟,使得橡胶厂的生产力得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一批从上海技术培养和训练的转业归来,更是壮大了厂里的技术力量。加上厂里派易享年、徐景仰、陈嗲嗲三位去武汉、海南参观学习橡胶技术。此时,橡胶厂拥有了最早的技术力量,具备了试制生产轮胎的基本条件。

  在生产的翻新轮胎在全国出名后,橡胶厂承接省化工局试制新轮胎的任务,以厂里自身的技术力量制造新轮胎,以填补省内空白。1966年11月,回厂后即以徐景仰为主,着手制造和安装机器设备,并请来沈阳的两位师傅制造600—16轮胎外胎模具。“约半年的试制准备工作,厂里成立以沈绍林为组长,易享年、李国柱、陈哲文、徐景仰、邓卫菊等为成员的新胎试制小组,开始正式试制。”陈嗲嗲回忆,试制小组坚持土洋结合、机器和手工操作并进的方法,在各种不一样的情况下,逐项做试验,终于在1967年7月22日晚,经过厂里干部职员的合力攻关,成功地制造出湖南省首条“湘江牌616—4M手扶拖拉机轮胎,填补了湖南工业史上一块空白,开创了湖南生产轮胎的历史,全厂一片欢腾。

  新轮胎的试制成功,大涨了厂里干部职员们的志气,紧接着其他很多类型的新轮胎也相继问世,产品供不应求。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由于战备需要,在1970年1月又成功试制出“1100—20—14M”和“750—20—10M海棉高炮轮胎。从此,株洲橡胶厂成为一家既能生产民用轮胎,又能生产军用轮胎的重要企业。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加上“全民所有制”的特殊光环,株洲橡胶厂从诞生那天起,就是时代的“宠儿”。1971年2月,为适应轮胎专业化生产要,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市里决定将株洲橡胶厂“一分为二”,正式成立株洲轮胎厂。陈嗲嗲回忆,“那时,将原橡胶厂胶鞋部份迁至,位于徐家桥的原市包装厂,所属干部职员共40人,及机器设备整体搬迁至徐家桥,重建株洲橡胶厂。原株洲橡胶厂轮胎部份仍在原址生产,并更名为株洲轮胎厂。”据资料显示,经过结构优化调整后,当时株洲轮胎厂有职工270人,轮胎专用、通用设备110台。

  1971 年2月,株洲轮胎厂正式挂牌,成为名符其实的轮胎专业生产厂商。除了产品专业系列化之外,还意味着整个轮胎生产的基本工艺、装备更趋完善。据资料显示,当时轮胎厂虽然从原料配方、炼胶、压延压出、钢丝圈、裁断、贴合、成型、硫化到成品检验,都有一套完完整整的工艺系统,但是比较简单、原始的,且在生产方法、技术设备上,手工操作和土办法还占60%的优势,还亟须填平补齐,才能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此,1974年5月,在株洲玻璃厂李光达工程师等的技术骨干协助下,轮胎厂开始扩建工作。

  直到1978年8月,经过三年零三个月的艰苦施工,总投资640万元,年产15万套的轮胎的生产线竣工投产。这次扩建新增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新增添的设备216台,生产的基本工艺有了较大改革,基本上形成轮胎生产的系列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技术设备上的大改进,不但使产品更加规范化、轮胎质量和行驶里程大幅度的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职工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到解放,劳动强度非常大程度上减轻。轮胎厂成为具有15万套综合轮胎生产能力,基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中型生产厂商。这年市里将轮胎厂轮胎翻新车间并入株洲磷肥厂。

  1978年10月,株洲市委在轮胎厂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改变过去按工资总额、标准工资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的办法,实行利润留成。株洲轮胎厂成立以来,到1979年的9年中,共为国家积累资金1959万余元,除去国家投资外,还超出780万元,职工总数达906人,其中技术人员30名。至此,株洲轮胎厂成为国家化工部认可的中型重点轮胎企业,也成为化工部轮胎生产的重点企业之一。当年,还被省政府授予“大庆式企业”荣誉称号。

  株洲轮胎厂是时代“宠儿”,厂里的职工同样是时代“宠儿”。那时,国营大厂很像各自独立的“王国”,有食堂、电影院、医院、澡堂、宿舍、学校甚至娱乐运动场所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几乎能满足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基本需求。优厚的生活待遇,让轮胎厂的每位干部职员都兢兢业业,以为国家做贡献为荣。“爱岗敬业,以厂为家”,在当时的干部职员心中,那更是内心的最真实写照。

  刘国华记得,自己刚进厂时,一个月工资19块钱。由于轮胎厂属于“轻工里的重工”,能够轻松的享受优待政策,他们每月工资都比其他许多工厂的职工多拿1块钱。在今天看来,一块钱也许少得可怜,但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人一个月只需七块钱就足够生活与零用,一个手掌大小的肉饼在当时也只要八分钱。多一块钱是个什么概念?换句话说,刘国华每月能比别人多吃12.5个肉饼。面临着物资匮乏,这种“肉饼自由”弥足珍贵。另外,作为化工企业的职工,他们每天还有一毛五到三毛钱的“保健费”补助。如果生产不出质量上的问题,每个月还能再拿三块钱奖金。尽管厂里的职工来自天南地北,但大家对这个厂都有着高度的归属感。

  接下来,轮胎厂的干部职员更是人心齐泰山移,大家卯足劲大干特干,取得喜人的成果。据资料显示,到1983年,轮胎厂被化工部列为全国轮胎技术改造单位。国家投资400万元安装四滚压延机,进行“内胎丁基化和“以机代罐”的改造,形成年产综合胎50万套的压延能力。1985年,国家投资995万元,从英国法雷尔公司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F270密炼机组,使年产自然胎的供胶配套能力达到30万套。

  到1987年5月,国家再次投资2343万元(内含轮胎厂自筹600万元)扩建成型、压延、硫化等车间以及空压站变电所等辅助设施,使年产轮胎能力由30万套增至50万套。1988年,轮胎厂生产轮胎22.05万套,完成工业产值达6020.95万元,实现利税227.92万元。这年轮胎厂工业总产值跨入全市的10名,居省100家大规模的公司的73位。傲人的成绩,也令株洲轮胎厂步入了全国500强企业的行列。

  “当年,轮胎厂虽然不似株冶、株化那类动辄五六千人的大厂那般惹人注目,但大干快上、红红火火的时光,也是职工们心中最激情燃烧的回忆。当时,有文化的小年轻是挤破脑袋要到轮胎厂当职工。而城里长的水灵灵的,好看的小妹子排着长队要嫁给轮胎厂厂的职工。”刘国华笑称,春节分鱼分肉,夏天有西瓜汽水。当时企业职工舒心到什么程度?连胡椒都有发。

  在刘国华看来,炼胶是全厂最脏、最苦、最累的岗位。一班下来累不说,还总是弄得满身污黑,洗澡就得用特殊的洗涤剂洗上半个小时才勉强干净些。“炼胶工最大的特点是‘洗不干净的脸’,如果你看见谁脸发黑或者总有‘黑眼圈’,那他基本就是炼胶的。”他还记得自己所在的车间刚开始是“四班三运转”,也就是上6天休2天。

  “你知道吗?那时,株洲任何地方都可以停电,但我们厂一定不可以停。因为轮胎厂哪怕停电一个小时,都是整个城市的损失。”有那么几年,刘国华在厂里变电所上班,肩负着全厂用电正常供给的责任。每每值班,他的神经都不敢放松一分一秒,因为他守护的是整个株洲五分之一的工业产值。

  时间的滚滚车轮,来到1990年8月,国家再次对轮胎厂投资6993万元(内含配套项目改造3386万元),兴建年产钠丝子午胎30万套的生产线年,位于株洲市区新华西路北侧上月塘的株洲轮胎厂占地10万平方米,有职工128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9人。拥有固定资产3681万元,轮胎专用通用设备480台,年产轮胎能力40万套。此时,株洲轮胎厂慢慢的变成了株洲市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湖南省顶级规模的轮胎生产基地,国家化工部轮胎专业生产重点企业之一。

  “迈向花园工厂” 红火的工厂绿化几十年间,株洲各厂都设有专职园林绿化机构,园林班、花卉班、绿化班等不一而足。在轮胎厂,叫环保科,科室22人,园林绿化专职人员就占了12人。” 刘国华回忆,全市向着花园工厂迈进,彼时,厂里无论园林规模及专职人数,都是株洲工厂绿化的排头兵。37年来,株洲轮胎厂累计共产各种规格轮胎211.4万套,完成产值6.13亿元,盈利4639万元。轮胎产品多次获省优和市科技进步奖。产品内销22个省市,外销新加坡和尼日利亚等国。

  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株洲株轮胎厂那种辉煌犹如腾空而后散尽的焰火。市场经济的风浪迎面而来,国企的弊端逐渐暴露,管理人员庞杂、运行效率低下,订单渐次减少、效益逐年下滑。如此恶性循环之下,满负荷生产的状态慢慢的变少、全额发放工资的月份慢慢的变少,职工们从人心浮动到人心惶惶,度过了一段很灰暗的时光。

  轮胎厂职工们茶余饭后,不免会谈论“成也子午轮胎,败也子午轮胎。”在刘国华看来,也正是当年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匆促兴建子午轮胎生产线,拖垮了轮胎厂。子午轮胎不但给轮胎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而且也让轮胎厂走向破灭的边缘。

  “神仙开会,讲起问题来头头是道,讲到处理方法,一个也没有。”刘国华还是车间的中层干部,面对企业营收每况愈下、连发工资都捉襟见肘的局面,全厂员工无所适从。轮胎厂的窘况,是那个年代的国企缩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批国企运转不灵了,改制成了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1997年,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整体搞好国有经济,树立新的资产得失观,“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更求所得开始积极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兼并、收购、产权转让。1997年9月29日,天津轮胎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株洲轮胎厂企业兼并交接仪式在株洲市会议中心天台山庄隆重举行,揭开了株洲市跨地区资本营运的序幕。“那时株洲塑料厂、轮胎厂、钨钼材料厂、五三机械厂等企业被5家优势企业兼并的消息不断传来,这一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优化资源配置举措彼时还是新鲜事物,被称为五虎闹株洲。”刘国华笑了笑说。株洲轮胎厂的故事,也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属于株洲国营大厂们的“光辉岁月”,那么90年代末至2000年初,他们面临的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尽管不愿意看到,许多国营大厂还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水土不服”,逐渐淹没在改革大潮之中。在经历并入集团、企业改制等一系列操作后,轮胎厂并没有“走进新时代”,反而迎来“至暗时刻”,每个方面都开始走下坡路。在刘国华的记忆里,当时轮胎厂已不再是曾经令人羡慕的“天堂”,进厂也只为“有班上”而已。

  时光荏苒,世事瞬息万变,不变的却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由于引进子午轮胎失误,加上开始抓环境保护,大烟筒每天的橡胶灰尘净化不达标,经营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由于诸多坏因影响,后来株洲轮胎厂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还在岗的工人中,许多每个月只能领到“保底工资”。

  至于后来的故事,刘国华也提到:“ 再后来, 厂子破产后,大约是在2004年,厂里的同事们,退的退,散的散。厂里合同工劳动合同到期,企业结合自己的真实的情况,坚持政策疏导,深入做好群众工作,较好地处理和解决了‘续签’或‘终止’劳动合同问题。” 55岁的刘国华也提前退休。

  至此,在48年后,徐家桥修理社七个修鞋匠白手起家,在古老的徐家桥兴起的奇迹——株洲橡胶厂(株洲轮胎厂)就此结束。大浪淘沙,每次沉浮、每点起落,背后都有数之不尽的故事。关于株洲轮胎厂的故事虽然告一段落,但它一路走来为株洲橡胶工业打下的基础与传统还在延续。